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尤伦斯抛售意外火爆 当代艺术的春天还是又一轮泡沫?
                            
日期: 2011/4/11 9:39:45    作者: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今年春天的北京798艺术区很有人气,艺术家、观赏者、游客还有画商往来穿梭,艺术区里显得生机勃勃。

“种种迹象表明,当代艺术又重新站到了一个高峰,甚至超过了以前。”策展人、某艺术杂志主编伍劲判断。他指着眼前一幅东南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影印件说,这种作品放以前也就几万元,现在却报到了200万元。但他还是建议朋友购买,因为他认为“仍有上升的空间”。

中国的当代艺术在2008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火爆,其后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自由落体的态势跌至谷底。两年多过去了,中国当代艺术开始慢慢复苏。

被激怒的买家激情举拍

把当代艺术拉回公众视野的,是前不久由香港苏富比举行的尤伦斯当代中国艺术专场拍卖会。此前,多数人悲观地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大鳄尤伦斯此次的“抛售”会给刚刚恢复元气的当代艺术市场带来致命打击,而意外的是,上拍的100多件作品不仅全部成交,不少作品的成交价是预估价的几倍,有的作品甚至还打破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

“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某画廊负责人李苏桥表示,高成交率和高价位令圈内人感到既吃惊又兴奋。同时,全场最被看好的王广义、张晓刚、张培力等人的早期作品,竟然被场外的买家通过电话委托竞拍成交。而根据现场状况推测,这位出手相当大方的买家是位外国人。

“如果这是真实交易,那么说明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艺术早期作品的认同感要超出国人,但如果举牌的仍旧是尤伦斯家族或者乌利·希克等人,那就无聊了,中国当代艺术将又一次回到西方的游戏规则中去。”李苏桥说,这不是凭空猜测,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3次了。

“除了一线画家的早期作品外,稍微次要的作品也都引起了激烈的竞争。”策展人顾振清说,本想去拍卖会捡漏的他发现根本没有机会。

“现场出现了很多国内买家,他们起初希望用有限的资金拍下好作品,但随着希望屡屡落空,他们变得沮丧,继而被激怒了。”顾振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这样描述,“于是出现了很多激情举牌,使得那些次要作品的价格也被抬得很高。”

但顾振清说,从现场的国外买家表情来看,他们似乎充满了疑惑。因此,不能肯定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已经恢复。

过于商业的艺术市场没有未来

在李苏桥看来,这次拍卖是艺术史上的一次偶然事件,与当下的艺术市场没有必然联系。然而当代艺术市场的强势复苏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顾振清就感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今年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我所经营的画廊已经能卖出作品了,798艺术区的其他画廊也开始转亏为盈。”在过去两年里,他的画廊一直是赔钱,而今年他预计能够获得微利。

与2008年春天相比,现在的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市场的容量、人数、资金大大增加,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作品优劣判断的准确性,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

顾振清也有同感,如今卖出高价的一般都是最好的作品,一些有实力的、有学术性的作品价格也开始走高,而二三线的商业艺术家正逐步被淘汰出艺术市场,价格也回不到原来的水平。这让圈里人看到一些希望,当代艺术开始从价格系统向价值系统回归。

但艺术批评家朱其认为,“当代艺术市场下一波暴涨期很快到来”的认识是个误区,当代艺术事实上正在进入“常态化”。朱其表示,当代艺术市场正在出现一个由艺术投资人、经纪人、拍卖主管和操盘手组成的造势同盟,他们通过介入媒体、拍卖做局、年度艺术评奖等方式,试图建立一个以艺术营销为导向的保证体系。

朱其说:“这个体系的核心原则是逐利,不断诱导出价更高的买家,利用艺术品牟取暴利,但唯独缺乏最核心的基础,即对少数人的创造性及其奉献精神的推崇和肯定,而艺术最终是由此来推动的。没有这个基础作为支撑,单靠资本和商业营销为推动力的艺术市场注定是没有未来的。”

顾振清也表示,不能看到一点好的征兆就肯定市场完全复苏了。一些有价值的艺术家的作品仍缺乏关注,市场的天平摆正位置需要时间。

要避免制造新一轮泡沫

“尤伦斯专场拍卖的成功无疑会对即将到来的春拍产生影响。”顾振清分析,这对国内的炒家而言如同打了一针兴奋剂,肯定有人会冒险一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佳士得拍卖行为春拍做了精心准备,其中国当代艺术拍品的数量增加到几百件,分量明显加重。“当代艺术在春拍中会站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是难以想象的高度。”李苏桥预计。

北京保利春拍中的尤伦斯部分也是重头戏,作品甚至超过了之前香港苏富比拍卖的精彩程度。其中,曾梵志的《婚礼》系列此前在市场上从未出现过,还有王广义的早期作品,这些被艺术圈看成春拍中的“重磅炸弹”。

顾振清却对此表示了忧虑:“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2008年的泡沫破裂给市场带来的打击不能忘记。”他分析目前市场中不乏投机资金,这部分钱在高通胀的情况下无处可去,艺术品领域就成了重要选择。“但这些热钱最不稳定,并非基于审美的投机资金往往翻脸不认人,市场如何恢复理性是最重要的,要避免制造新一轮的泡沫。”

朱其也给希望通过投资当代艺术品获利的人泼了一盆冷水:“艺术品暴跌后,一般不会再度上涨。这几乎是20世纪世界艺术市场的铁律。可能一段时间因为市场炒作和营销使一部分艺术投资人和经纪人盈利,但更多的艺术投资人则深受其害。” 朱其说,当代艺术只是一个收藏对象,并不适合作为投资对象。将当代艺术作为投资产品,整体上只是有利于少数人的暴富,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并无好处。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