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雕塑家丹尼尔达维欧首次在中国展出的公共艺术品“犀牛”。

朵娣・杜梦堂(右)与上海杜梦堂艺廊经理郑瑜欣坐在“鸭子”长椅上交谈。

英国艺术家马克・牛顿创作的21幅“人物”肖像之一。
4月28日下午,由新天地时尚与法国杜梦堂艺廊共同举办的“Art + Fashion”艺术展在沪拉开帷幕。来自法国与英国的三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犀牛”雕塑、“鸭子”长椅和“人物”肖像亮相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为这里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由法国雕塑家丹尼尔・达维欧用树脂材料创作的“犀牛”矗立于新天地时尚复兴路门口,它像一位使者欢迎着每一位到访的客人。这也是达维欧在中国展出的第一件公共艺术品。憨态可掬的大家伙长约4米,线条简洁优雅,形体富有张力。它看着你,却没有丝毫焦躁,雕塑永恒的存在性给了它这份安定。作为当代唯一能将上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的创作精神传承下来的动物雕塑家,达维欧作品中的每一个动物都是根据其性格度身制作,并省略了许多关于主题的典型装饰,“达维欧”风格也由此形成。
青铜材质的“鸭子”长椅从正面看是一只微蹲的大白鸭,张开翅膀,仿佛要与人们嬉戏玩耍,又如因生气而想吓走围观人群。这件价值超过10万欧元的作品由法国艺术家让?马里?费欧里创作,他从90年代初开始专注于雕塑创作,善于运用绘画技巧使本来沉闷的材质重获新生。费欧里的作品“马”于2008年被阿联酋阿布达比储君的皇室收藏,另一件“老鹰茶几”则被摩纳哥王子阿尔贝尔二世收藏。2009年,他获得法国动物雕塑最高奖项桑杜斯奖。
在连接新天地南里和新天地时尚的空中走廊处展出了由英国艺术家马克・牛顿创作的21幅人物肖像油画,画中的年轻人具备各自独特的形态特征,却都透着一股不羁之感。牛顿的创作灵感最初来自于滑板运动和涂鸦艺术,他直观地尝试了在很少考虑线形审美的角度中图案、色彩和材质的相互融合,使其作品往往会因观众视觉焦点不同而演变成复杂的抽象图案。
杜梦堂艺廊由前法国左岸古董区主席皮耶・杜梦堂先生及其夫人朵娣・杜梦堂女士于1982年在巴黎塞纳河畔的画廊区创建,曾11次参加世界古董收藏领域最重要的盛会巴黎古董双年展,并且每年都在纽约、伦敦、布鲁塞尔、莫斯科、迪拜、上海等全球各大艺博会上与艺术爱好者分享其梦想与热情。2010年世博会期间,画廊独家代理艺术家让・马里・费欧里的雕塑系列作品“城市家具”还于世博公园展出。近30年来,杜梦堂艺廊一直致力于延展知名艺术家的生命力,重新发掘被人遗忘的艺术家以及扶持新兴艺术家。目前,发掘与推广当代杰出的动物艺术家成为画廊的重要使命。费欧里、达维欧、欧扎克、宾兹、瓦楚里等人的作品均获准由杜梦堂艺廊独家展示。
据了解,本次“Art + Fashion”艺术展将于6月30日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