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洪远的获奖根艺书法作品
柳洪远的获奖证书
日前,石柱县马武镇石流小学教师柳洪远的根艺书法作品继去年获得重庆市第三届工艺美术展金奖以后,又获得第十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评“国际银奖”。
不遗余力追梦
在石柱自治县马武镇有一位年近花甲的教师,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腐朽”的树根和精致的书画融合在一起,实现他的艺术创作夙愿。他叫柳洪远。
柳洪远,出生在石柱洗新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写得一手好字,曾经是老家一带过年过节写对联的好手。2006年,已到石流完小任教的柳红远,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根雕书画后,便开始了他的根雕书画生涯。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柳红远老师软笔、硬笔书法都有一定功底,但对根雕的造型和装裱都十分外行。为此,已56岁的柳洪远买来电脑,利用网络学习根雕书画相关知识,同时,他还订阅了大量关于根雕方面的书籍,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和对艺术的追求,2009年柳洪远从一个“门外汉”慢慢变成了“圈内人”。
不辞艰辛选材
根雕书画是以杜鹃花(俗名映山红)的根须为主要材料,以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为法则,一幅作品的书法字体必须统一,以纯手工制作而成,讲究七分自然,三分工艺。因此,对根须的挖掘是整个作品成功的第一步。而柳洪远的根雕原材料全是生长在悬崖峭壁和石头裂缝中,地方险、挖掘难。“记得去年暑假,为了完成《庆祝祖国六十年》的根书画,仅仅为了“国”字,我就用了15天时间才在老家的一个石头裂缝中找到,正当我喜出望外开始动工挖掘的时候,转眼就乌云密布下起了暴雨,把我淋成了落汤鸡。”,柳洪远脸上洋溢着满足感和幸福感。
不负苦心搞创作
2009年,在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后,在马武镇党委政府和学校领导的鼓励下,柳洪远开始了他的根、书、画创作之路,用剪刀、锯子、木锉这些平常的工具把本是百姓家中不起眼的燃料变成了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自从开始这行之后,我就没有过节假日,不仅要准备根须、油漆,还要到重庆定制装裱等材料,晚上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即使一副不起眼作品的最少也要一个多月,我的手上都磨起了茧子。”柳洪远伸出起了茧子的双手说。
成语、诗词、书画均是柳洪远根雕的主题。目前,他先后完成了《学海无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盛世中华》、《庆祝祖国六十周年》、毛泽东诗词《长征》等20余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