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品拍卖造假 社会局套的一个象征物
                            
日期: 2011/6/13 9:25:58    作者:刘洪波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艺术品拍卖天价频爆,近期,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元,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5亿元成交,创下现代和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而从网友爆料到新华社报道,显示拍卖市场问题很多。

新华社6月8日的报道说,记者用280元买了一个赝品瓷器,到一家拍卖公司,起拍价竟达5万元,不少拍卖公司存在“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洗钱行贿等不法行为”。拍卖市场上,有画家要求撤下赝品画作而遭到拒绝,有书画作者自卖自买抬高身价,一些洗钱、行贿等行为也得以通过拍卖完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认为报道提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并召集保利、嘉德等拍卖业巨头讨论沟通,自查自纠。

拍卖行业管理,大概是既专业又有“国际惯例”的事情。“拍卖人只要在拍前声明不保证拍品真伪,便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大概就是国际惯例,非有不可的。不过,因为这一条,拍卖公司就知假拍假,估计就属于中国拍卖业的“行规”。

其实拍卖行业怎么进行管理,普通人未必有兴趣。虽然现在鉴定节目相当火爆,好像哪个人家里都能拿出点东西来,专家一看,就值几十万几百万元,但普通人还是不大有实力到拍卖场上去买卖的。然而,拍卖公司的总体状况,却有助于我们了解何谓行业性的烂局。

我们的有些观念,得自于长期的教育。例如“大多数是好的,坏的是极少数”,就是一种经过反复教育而固化的一种观念,用以判断各种各样的“形势”。然而,这样的观念,可以说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不合乎实际。例如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并不是大多数企业不加;例如官员调研,并不是大多数能够看到真实情况;例如公民上访,并不是大多数都得到了认真的倾听和解决;例如拆迁补偿,恐怕也难说大多数都处理得令人满意。

拍卖业呢?它跟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但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它跟传统的典当行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典当行,给人一个印象就是一件好皮袄拿进去,一定会被说成烂皮袄,靠压价进、抬价出赚钱。拍卖业给人的印象,却是“诚信”立身,只居中收取一定的佣金,大型拍卖公司的拍品,本身就有“品质保证”。然而,这在中国是不作数的了。假鉴定、假拍卖、洗钱、做局、虚报数据等等,全行业不能幸免。知假卖钱的行为,在哪个行业都属于不法,独独在拍卖行业能不受追究。“真假不重要,赝品也能拍出去,有人就想买假货在家摆着玩儿”,能够成为知假拍假的理由。

画家韩美林说,一些拍卖公司拍卖署名他的作品实为伪作,他多次发律师函要求撤拍遭拒。这就是拍卖行立意要把买家骗了。又有书画家自卖自买,雇托儿在拍卖场上出价,这幕戏是为再次进入拍卖场时定下基准价格。行贿者鼓动受贿者拍卖赝品,买下后受贿人就得了好处。这就是说,拍卖场差不多是一个颠黑倒白的场所,赝品变真、低价炒高、黑钱洗白,拍卖场盖个章,指驴为马就合法化了。那些跟在后面吆喝的人,不少应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主。

某种程度上,拍卖业的状况可能是我们当下生活的一个写照,那就是人们参与到某一件事情,很多情况下只是进入别人设下的局套而已。例如电视上鉴宝节目是普通的娱乐,还是什么“项目推广人”的活动?这可能有些疑神疑鬼,但我看到,李娜法网夺冠,参与央视转播的就有“网球赛事推广人”,展望了李娜夺冠将会带来的良好效果。前两天,报上有消息说,某地水价听证会没有顺利征集到消费者代表,有消费者认为,那就是个“哄老百姓的摆设”。消费者看出听证会是个局,所以不再踊跃参加了。

有很多的局,可能不是这么容易看出来的。它可能像“推广人”那样,深埋在后,很艺术,润物细无声,使你趋之而前。它还可能像赌场那样,让你不时赢上一局,从而相信其公平,接受其规则和程序,直到让你一无所有,你还要像个男子汉,说“愿赌服输”。我想,这个社会,有很多类似拍卖这样的局套等着你。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