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古玩艺术品投资乱象丛生 恶炒造假造成价格虚高
                            
日期: 2011/6/22 10:26:32    作者:     来源: 信息时报    

随着国内股市波动加剧,房市投资低迷,民间资本涌向艺术品市场这一“蓝海”的趋势在加强。近日在拍卖市场上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创今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近期几则涉及古玩收藏的新闻,无不透露出目前投资市场对于古玩藏品的兴趣急剧上升,藏品价格不断被炒高。

但记者调查发现,投机心理也滋生了古玩市场价格虚高、赝品泛滥等乱象,对更多涌向古玩、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遭遇风险远比“捡漏”获利的概率大得多。

藏品市场乱象多

“现在的货都涨了,像这块玉镯子,春节前只卖几百元,现在拿下得2000多元。”在上海云州古玩城经营玉器的一位经营者倪先生说,“现在股市、房市投资低迷,不少热钱开始涌向古玩市场,估计还得涨。”

“一套币不带4字的2万8千元,带4的2万6千元,成交!”在云州古玩六楼钱币市场,正在“吃”货的店主说,“去年价格是1万6千元,翻了将近一倍,利润非常好,将来还要看涨。”

海派美术馆的万峻池则认为,资金的大量涌入是促使古玩市场繁荣的最主要原因,但投机也造成市场的价格虚高乱象。他说:“作品价格虚高不下是恶意炒作的结果。”

赝品横行是古玩市场另一乱象。经营玉器十几年的倪先生劝诫投资客:“如果准备投资经营,千万要慎重,现在赝品太多,没有好的眼力不要轻易涉足。”他拿出一块玉说:“这是我花4万多元收购的,以为是块和田玉,后来发现是阿富汗玉,这个东西只值几十块钱而已。”

万峻池说,利用玩家不成熟心态来拍卖炒作牟利,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只是手法不同。

虚假拍卖缔造增值神话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当时拍卖这幅画,我们承受的底价是1.8万元左右。为了炒起这幅画,就请‘托手’不停地往上叫,但当时没料到现场有一位浙商直接把价格叫到了32万元,但我们还是没有出手这幅画。”他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给这位画家在市场上“造势”,于是这类作品就被轻松“炒高”了,暴利也就产生了。

除了炒作抬高作品价格外,把低廉的现代工艺品“鉴定”成具有巨大收藏价值的文物也是演绎艺术品神话的手段之一。江西省景德镇市现代艺术瓷经销商杨经理(化名)告诉记者,现代瓷的鉴定证书容易买到,只是请艺术家签字要费些周折,但他表示可以搞定。有了“鉴定证书”,一件普通作品的身价可翻十倍。

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在上海某古玩城,一位老板拿出一枚假翡翠戒指说,“这枚戒指的色彩就是用硫酸、明矾等化学颜料渗入的,如果是真的,这得值好几十万元。”据新华社电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