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梵高即将登陆首都博物馆
                            
日期: 2011/8/30 10:11:41    作者:周永亮     来源: 雅昌艺术网    

 阔别5年之后,中国的观众将再次有幸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欣赏到荷兰后印象派大事梵高的原作。雅昌艺术网记者从首都博物馆了解到,2011年9月1日下午,《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展将于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幕。

  在此次展览中,梵高1887年所绘的代表作《自画像》将首次来华与观众见面,同时展出的还有11幅油画作品来自同时期阿姆斯特丹印象派画家乔治•布莱特纳、威廉•威森、爱德华•卡尔森、伊萨克•伊斯瑞尔斯等。

  这些油画作品主要表现了19世纪末荷兰的人文风景,反映了那个时代荷兰艺术的巨大成就。另外,梵高和其他画家互为师友关系,所以这个展览也重在表现大师之间的情谊和影响。此次展览是阿姆斯特丹市与北京市两座友好城市的合作项目。

  记者了解到,2006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天,中华世纪坛特选定这一天就“从莫奈到毕加索特展”举行了开箱仪式,从该年5月26日开始到8月27日,包括莫奈、塞尚、高更、梵高、毕加索、罗丹、德加等43位大师的60件"镇馆之宝"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其中展出的梵高作品是《梧桐树群》和《圣雷米的白杨树》。

  2006年的这次展览是建国以来中国举办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都最高的一次西方美术展览,不仅在艺术圈,在普通观众中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此次首博在时隔5年之后,再次让大师的真迹摆在中国观众面前,已令众多艺术爱好者兴奋不已。而更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梵高的主要作品将集体来到中国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届时中国观众又将有幸可以近距离欣赏绘画大师的真迹了。

  梵高在中国

  梵高已经被写入美术史,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目前出版的相关书籍和举办的相关展览我们可以看出梵高的地位。有网友在回忆2006年第一次见到梵高作品时这样写道:“尤记得第一次看凡高,人挤人的中华世纪坛 我站在他的画前看了半天 然后找了个角落偷偷抹眼泪儿。刚听说他又要来了 还没看 眼泪已经要掉下来。在这一瞬间 突然觉得漂在北京 交了十二万的房租也是值得的。”

  但是在国内对于梵高依然有质疑的声音,鲍栋在与艺术爱好者的微博交谈中说:“凡高根本和塞尚不是一个档次, 你喜欢凡高没问题,但是别神话他。”同时也认为:“梵高在中国的名声就是泡沫。”

  梵高其人:

  生于1853年的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深深影响了20世纪绘画艺术。梵高的作品,如《向日葵》 《有乌鸦的麦田》和《梵高自画像》等,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广为人知,极具艺术价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是目前全球收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博物馆,上述3幅作 品也都珍藏于此。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