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汪建伟:政治的皱折
                            
日期: 2011/8/31 14:39:54    作者:汪建伟     来源: 艺术时代    

我们将难以解释的这种处境描述为“混乱”,但我们尚未作好处理“混乱”的准备。出于某种自尊,我们对“混乱”的无理保持某种宽宏大量,但并不能阻止我们的愤怒和焦虑。“混乱”既不好也不坏;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它考验我们对当下的容忍与接受程度,我们绕不过去,因为“混乱”已经是对于当下最准确的描述,并且与我们有关。无论我们如何抗拒,只要抵抗的方式、策略、武器来自我们认为放心的历史仓库,我们都无法对付眼前“混乱”这个敌人,同时,也使我们不断发动的对于重新夺回明确性、稳定性的战斗屡遭失败,绝对的权威遥不可及,因为它已经被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方式获取,而且我们却没有分配权。无论我们做何努力,绝对权力与真理总像是在我们的前面,它给我们一种幻觉,如果我们再发动一场战争,再往前一步,我们便可以得到它,也许用力过猛跑过了?

我们面临又一个困难是如何从被众多明确性(艺术介入社会、艺术与政治……)围困的当代艺术“集中营”逃离,一种自觉的决断,一次时间上的撤出,并将这个“集中营”腾空,以作为某种具有警世功能的“博物馆”,以展示这个政治皱折的现场。在这个现场,有可能展示当代艺术是如何被各种不言自明的话语、批评、媒体、显现与隐藏的权力系统所监禁,一个模拟的沙盘,通过这个沙盘的演练,有可能理解监禁的规模、方式以及所使用的各种“刑具”,通过这个现场,我们有可能看到对于当代艺术所展开的人类学方式的田野调查报告。

我们始终在接受一个“双重间谍”提供的情报?这个“间谍”使我们真的相信确实存在艺术与政治的两个阵营,并成功的分离了艺术与社会,并收取双方的过路费,更严重的是情报所提供的信息是二手的,谁是这个间谍?谁制造了这个间谍?我们被迫只能原地不动,接受不断被篡改的情报,彻底的被封闭在划定的区域,艺术家只能是小股的突围,但突围者面临更严峻的问题,去哪?回归那个被虚构的人民之中?还是被媒体称之为回到现实?现实并没有丧失在艺术家手中,而消失在无穷无尽的各种关于现实的幻想性虚构中,现实已经难以辨认。 艺术家与他的工作成为现实的另一种维度,悍卫了现实的完整性,即现实同时赋予了每个个体的选择权,并在这个位置上正确的行使民主。作为现实的一部分——匮乏的部分,一种被各种政治策略所掩藏的空隙,在这个被打开的政治皱折中,我们可以直接的面对具体的政治,以下行动构成了它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并不刻意的调整自己的步伐,以跟上被媒体导向的那个时代;我们也不故意的寻找某种共同记忆以把我们留在某个过去的时间;我们可以是一个逃离者,从现存的社会规则中抽离;我们可以不举手同意或反对某一项决定,尽管他它有可能让我们失去某种多数的奖赏;我们可以选择撤退,而不是进攻,使等待我们的敌人失望……

这个空隙给予了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一个新的概念,不是填满这个空隙,而是使这个空隙变得不断的流动、延长,因为没有所谓的独立空间,恰恰相反,艺术家并不在自己制定的空间里独自享用,这个空间并不真正属于他,他也是一个局外人,就当代艺术与时间而言,它始终是“违章建筑”,艺术家与这个“违章建筑”同处一处,一个建造者,同时,是这个建筑的外来者。

艺术家也不要求在自我设定的空间中享有任何豁免权——作为提供了某种“异类”表演的宽恕,并可以保留了这个样式——所谓作品的合法性被艺术史追认。在一个总是处于不确定的改变过程中,时间这个位置不应该成为某种记录,以作为某种历史性总结提前预留一个位置,历史是不可能被提前预订的,这不涉及到支付能力,在一个价格无意识的社会,我们被匮乏的政治策略围绕,只能扮演被规定的抵抗者,对于给予的敌人以拒绝去换取某种价值的入场券,或接受敌人的口令,政治应该是制定口令,而不是记住执行者的面孔。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当代艺术没有政治——内部而不是外部的概念,正是由于内部对政治的匮乏,并没有自我生产的机制,当代艺术的政治只能到“别处”购买使用权,并通过长期贷款方式偿还,或者以未来作为抵押,偿还租借政治的利息。

本文发表于艺术时代第22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