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万物:刘韡个展
                            
日期: 2011/9/2 18:30:43    作者:     来源: 今日艺术网    

艺术家刘韡和长征空间卢杰

收藏家尤伦斯和艺术家刘晓东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2011年9月2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万物:刘韡个展》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刘韡在过去两年间构思和创作的重要展览计划之一,在参加了上海双年展与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之后,刘韡携作品在今日美术馆开展。开幕式当天,艺术家刘韡、策展人郭晓彦与媒体朋友及来宾一同欣赏了此次展览的精彩作品。

刘韡,1972年生人,以其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作品广泛涉足摄影、影像、绘画、雕塑等领域。刘韡的作品包含环境退化、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等主题。他还特别注重探讨艺术作品与观者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环境。

刘韡的作品常以一种机智的方式处理日常中的异常,言在意中,又在意外。这位有着年轻和旺盛创造能力的艺术家,此次带来的是一组大型“装置”作品。该作品以收集来的旧门窗和工业材料为原料,经过工人的重新组装,呈现出一种类似巴洛克建筑形式的外观。整个作品仍采用了在上海的前两次展览所带回的基本框架与主体部件,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挑高13.5米的空间里花费四天加工完成。自8月27日到9月1日,刘韡一直在今日美术馆与制作工人不断地沟通,经过一系列“构思”与“改造”,它呈现出与前展览完全不同的模样。《万物:刘韡个展》后,主展作品(曾名《仅仅是个错误》)将不再作变动与加工,整体保存下来。

“展览”是艺术家对当代问题进行思考、整理与行动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反思自我的过程。刘韡在展览中有意制造出“万物”观念,借其无穷的包容性体现一种有与无的激烈碰撞。展出作品的关联即“万物”,展览“概念”亦是“万物”,这是艺术家对一向执着于“概念”的当代艺术困局的发声。此次展览的作品通过植物、木头、金属等“物质”的再拼接,复刻了艺术家头脑中构想的图像与景象,使观众能够通过观察这些创作感受到艺术家对现实问题与艺术问题复杂的体验和思考。

艺术创作如何作为艺术家思考的动员方式?展览是艺术创作抵达的位置还是一个并不确切的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对于艺术家,这是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刘韡在此次展览中思考的问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于2011年9月10日结束。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