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艺博会需要"上海模式" Massimo 谈"上海当代"
                            
日期: 2011/9/5 9:35:20    作者: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SHContamporary,简称上海当代)开幕在即,来自意大利的展览总监Massimo Torrigiani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在香港艺博会被巴塞尔收购后,“上海当代”的展览模式反而更清楚了,那就是瞄准亚洲当代艺术,瞄准欧洲及国际藏家。

  瞄准亚洲当代艺术

  据他介绍,这次“上海当代”,参展画廊90家,其中中国45家,亚洲其他地区30家,还有15家欧洲画廊。他认为,欧洲的画廊到亚洲参加艺博会,会把欧洲的运作模式搬到亚洲,把亚洲当作市场。他们也会卖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艺术家作品,如香港艺博会上有的欧洲画廊推出杨福东、严培明等人的作品而非常成功。但上海当代不把亚洲当作市场,而是用博览会的上海特色,来吸引、记录亚洲当代艺术。

  他表示,经过与他的团队一起深入地考察后,发现亚洲艺术需要一些手段和策略进入国际艺术市场。他看到很多新艺术家的新作品,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动态而有活力的新的艺术创作。不过,在中国艺术家与拍卖行等机构的关系与在欧美不同,艺博会的作用也要重新定义。如私人美术机构购买作品较之画廊更多。因此这次艺博会有一个特殊项目:民营美术馆联盟,邀请28家民营美术馆的馆长与画廊交流。还推出中国艺术体系中新的力量:“首次展出”项目,帮助收藏家、国际研究者发现新的艺术家,尤其是刚结束首次个展的艺术家。“热点追踪”项目则针对成熟艺术家,展出他们的代表作或一些新的作品。

  瞄准欧美收藏家

  在Massimo Torrigiani看来,香港艺博会被巴塞尔收购对上海当代而言很有意义。可以看到两种艺博会模式可以和平共存:一、办成展示性的商场。像香港那样把亚洲当市场;二、办成展示性的窗口。像上海当代一样聚集中国艺术家展示给海外的观众,服务于亚洲的艺术体系。他评价道,香港地区的艺博会的定位很好,总监的策略也很明确;而上海与香港不同,成为在创意领域最重要的城市,我们就配合这一目标,所以模式不一样。

  他强调,上海当代坚持多年的收藏家发展计划,把欧洲藏家带到上海当代,并组织一系列外围活动,给收藏家一些指导意见。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吸引一些新的收藏家。此外,上海当代的战略是在现有的资源中整合中国画廊、亚洲画廊与部分欧美画廊,教画廊如何进入这个市场体系。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