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京开幕式上接受采访

向京作品
2011年9月23日下午,雕塑家向京个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这个世界会好吗?Will things ever get Better”为主题,从今年3月开始酝酿,为该馆本年度最重要的学术个展之一。
自向京的前两次个展——“保持沉默”(2003-2005)以及“全裸”(2006-2007)以来,“通过身体说话”成为她的个人标签之一,并一直在女 性身体这个主体性线索上进行思考。一些重要的个人作品如《你的身体》(2005)、《敞开者》(2006)和《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 (2007)等等通过艺术家的三个不同创作阶段“处女系列”、“身体系列”以及“全裸系列”来宣告了这种语言的日臻成熟,包括对雕塑语言的实验,以及在创作、布展时用空间和镜像等多重语言来映射,最终反射出艺术家在女性本体之外探讨超越“性别”,并用身体作为一个命题去说明某个群体和世界关系的探索。
“这个世界会好吗?”是一个并不算新的疑问。源自梁漱溟晚年的口述书籍《这个世界会好吗》中提及的一段往事:1918年11月7日,梁父梁济正准备出 门,遇到他二人遂谈起关于欧战的新闻。“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向京作品
时隔三年,向京抛出这个疑问作为个展的主题,并且在作品中体现一种“提问”和“背离”的创作姿态。告别(或至少是暂别)从前那种对于生命内部世界的个人化内在透视方式,转而要以组构性的现场和文学化的暗喻方式来表达“处境”这一主题,也成为她结束“女性身体创作”阶段的一个新标志。
本次展览分为“动物”和“杂技”两个系列,共计14组作品,显示了艺术家从2008年之后试图延续一部分关于在当代艺术语言方式中寻找出路的讨论,同时探索在哲学意义上的处境中我们身处游戏结构里的位置。

向京作品
在8组“杂技”作品中,向京从杂技表演的技能元素抽取了“托举”与“柔术”两种,从造型上将它们进一步加以夸张,期图观众能够从那种不可能的造型姿势里读解出杂技的“反人性”的一面。譬如,在高耸的“无限柱”里,每个女性双腿翻转至身前,以不可思议的柔韧之躯来承受层叠其上的重力,面孔上保持着表演时所需的微笑。这种微笑多少显得僵硬、空洞,掩盖着生理性的巨大压力;而在《也许我要求一切:每一次无尽沉坠的黑暗,和每一次攀登的闪烁》中的造型之中,位于下方的演员身体的受力点被构思得格外诡异,在现实之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而在6组“动物”主题作品中,向京更进一步“背离”了以往创作面貌,这些动物的造型看似单纯、逼真,却又蕴含着微妙的变形,它们往往在细节上有别于现实中的单一原型,糅合了别的动物种类的特征和艺术家自身的想象力,并且以斑驳的色调暗示着沧桑和神秘。它们中的大部分形体都呈示为蹲伏之姿,似乎要刻意降低我们的视线,甚至要求我们也随之匍匐,才可以完整地领略它们细微的表情和内心世界。在对于“动物”系列的凝视和思考之中,我们会淡忘社会处境的具体内容而深化了对生命本质(以她的话而言,即“人的自然属性的部分”)的体验,而她最初设定的“被围观”并非人们凝视的重点所在,相反,是我们感受到了“被围观”,被这些单个的、茕茕而立的形象逆向地检视与盘诘。
“这个世界会好吗?”是一个邀请的开放式讨论。当观者第一次真正跳出“女性身体”系列中那个熟悉的向京,去重新面对新作品时将被推至一个在“人”之外更 庞大或终极的空间中思考——“处境”。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游戏结构里的位置。这个敞开的答案,艺术家试图和观者、评论者一起来讨论。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7日

向京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