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曾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进某美院学画。从小第一大爱好就是涂鸦,如果能进美院学画,无异于老鼠掉进了米缸,贾宝玉跨进了怡红院;第二个愿望是到外白渡桥附近、上海大厦边上一家小照相馆当营业员。那家照相馆生意淡得连门可罗雀都无法形容,因为鸟都没有,正好满足我上班看闲书的痴心妄想。
这两个愿望一个都没实现。我一点都不后悔。
那个照相馆不知哪年已关门大吉。如果当年愿望实现了,那么我早就失业了;至于美院嘛,我后来发现,如果当年真的进去了,那么现在恐怕就更不会画了。每想至此,都无比感谢家父当年的严厉管教,没有任由我胡作非为。
放眼当今,老式照相馆江河日下,大势已去;而老式的美院却蒸蒸日上,供不应求。据报道,某美院招生1600,报考9万人。从录取率看,比考复旦难。
但有意思的是许多考美院的孩子不是因为爱艺术,而是走投无路。
美术学院已经成了当今中国考生心目中的水泊梁山,理科、文科等大学无望考取时,苦大仇深的高中毕业生们纷纷投奔美术学院混个本科学历。
在许多人心目中,艺术家在其他方面应该都是白痴。他们若非凡·高、徐渭那样的疯子,就是唐伯虎那样的花痴。但是,如果我们读过凡·高的书信就会明白其思想的境界,读过徐渭、唐寅的诗文就会明白其文采,如果了解达·芬奇这个文理科全才能就更惊为“达人”了。
艺术固然与理工科乃至其他文科有很大差异,但不管做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创造,正常的逻辑分析能力、对学业的专注和勤奋以及起码的表达、传播能力总还是要的吧。
然而我们不能责怪别人误读艺术家,因为当今神州艺术大卖场里,吵起架来逻辑不通,写篇文章狗屁不通者比比皆是。甚至他们脑子里对艺术的真实感悟竟也堪称一片净土——如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其中有几个智者用当今中国学术界最玄妙晦涩弯弯绕无厘头的文字,像在沙漠上种塑料草、洒绿颜料那样试图让这片艺术不毛之地变得神秘莫测。后来发现效果有限,顶多自己人吓唬自己人兼自己“嗨”自己,于是大家都索性像菜市场喊价那样用每平方尺多少钱和拍卖指数等来量化艺术了。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学术成果啊!
高等美术学府以商机为最大追求目标, 不惜降低专业门槛,极速扩大招生,莫非是要进一步证明艺术家非但在其他方面是白痴,在艺术方面也是白痴?
如今许多临时抱佛脚投奔美院的学子们,有的过去从来没好好画过画,只是在考试之前找“专业”的老师便捷式辅导一下。反正考试就素描色彩等那么几招,依样画葫芦就成。据说有的学校考场外还有卖调好颜料的调色板。卖家事先已根据考试中将要画的内容,把所需颜料全部调好,并标明画在哪里。
这样考进美院的高材生们,是否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伟大艺术家谁也别说能或不能,因为伟大艺术家都是出乎常规,出乎预料的,但至少他们大概都能被培养成为按部就班的绘图员——如果运气好,没准一种全新的、由中国艺术应试土壤培育起来的艺术潮流“应试潮”在他们中间诞生。美国波普艺术教祖安迪·沃霍用晒图技术来批量创作作品,咱起码还是一笔笔填上去的呢!(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关键词:美院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相关新闻:
失窃十年 荷兰艺术家阿佩尔400多件作品现身英国仓库 哈迪德建筑遇阻 伊拉克银行要求抵御恐怖袭击 普利兹克(Thomas K. Pritzker)建筑奖明年将在北京颁奖 英国最丑建筑成就也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