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京城艺术家: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落脚点是哪
                            
日期: 2010/7/8 9:45:36    作者:     来源: 《北京晚报》    
7月骄阳似火,同样升温的还有通州宋庄镇的房租。艺术家沈敬东被告知,他眼下租住的一年4万的房租,将飙升到5万。

  年初至今,散落在京城东北部各个艺术区的艺术家,正经历着一场动静不小的迁徙。由于京城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行,金盏乡、费家村等一系列自发形成的艺术区都面临着拆迁。失去居住地的艺术家,开始集中涌向宋庄。


  最近集中涌向宋庄


  “来宋庄,为的就是份安定感”


  2009年的最后一天,沈敬东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宋庄A区艺术中心——二层,320平方米,租金4万元一年。


  从宋庄艺术区的金属牌楼下沿主路一直向北,要走20分钟才能到达这里。工作室坐落在一片青草绿树之间,两层的小楼围城一个“口”形。通过铁质外挂楼梯拾级而上,与沈敬东工作室相邻的,还有四五个工作室,其中一家也是刚刚搬来。


  这并不是偶然,就在沈敬东搬家前后,很多来自京城各艺术区的艺术家集中入住宋庄,虽然没有详细的数字统计,但按照当地人的印象,今年比往年“多很多,不下几百人”。


  在搬来宋庄之前,沈敬东已经在朝阳区费家村住了5年左右,其间搬过一次家,但仍是在费家村附近。不过2009年后的一系列变动,让沈敬东动了搬家的念头。


  2009年7月末,朝阳区启动金盏、崔各庄、孙河等七个乡的城乡一体化改造,沈敬东工作室所在的费家村,正在崔各庄辖区,他只能离开。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发展方向的宋庄,成为了他与同行们的首选,“这里配套设施都很全面,做画框、运输之类都方便,同时也有创作的氛围。”


  “搬来宋庄,为的就是份安定感。”另一位2010年初刚刚搬进宋庄的画家表示,虽然周边都动荡不安,但宋庄却没有大规模拆迁的消息,这是不少艺术家选择宋庄的第一要素。


  迁徙从圆明园开始


  “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落脚点是哪”


  无论怎么说,“沈敬东”们的迁徙,都不是自愿为之。而在不少现在正居住在宋庄的艺术家印象中,京城艺术家的流动,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北京西北角的圆明园地区,开始出现自发的艺术家群落,这个被艺术界称为“圆明园时期”的时代,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由于种种原因消失,居住其中的艺术家们,也散落到京城各地。其中便有之后声名鹊起的宋庄、大山子798等地。


  一位久居京城的画家称,艺术家的迁徙,仿佛无意识的行走:“选择这些地方有很多原因,离机场近,交通比较方便,附近有艺术类院校,最重要的,那时候房租便宜,大家都往城东北奔。”


  “2000年过后,现代艺术更火了,画家村也火起来了。”一位画家表示,在现今的中国,艺术的发展总是一拨高潮接着一拨低谷,2000年后的高潮,让“画家村”、“艺术区”成了火热的概念。仅仅在大望京区域,就有不下十余个“画家村”,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业内明星。而明星艺术家产生的“吸金”效应,让更多从事艺术创作行业的人趋之若鹜,久而久之,便成为“艺术家群落”。


  不过这些自发而聚的艺术家群落,一旦面临农村土地重新规划、拆迁,却只能选择迁移。“拆迁-迁徙”的套路成为艺术家们经常要面对的无奈选择。不过,在众多“画家村”拆迁的进程中,也曾出现过成功拒迁的个例,那就是现已声名遐迩的大山子798艺术区。


  2001年后,798厂区曾多次传出拆迁的消息,不过由于各方的努力,798并没有走向“拆迁—迁移”的老路,而是走向了商业化,如今的798 工厂,艺术园区与商业设施林立,成为京城的地标之一。2007年12月,北京市公布的《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中,“798近现代建筑群 ”名列其中,也成为了京城艺术群落“最安全”的案例。


  但798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而798现在名气大房租贵。远离城市的宋庄,似乎成了艺术家唯一的“避难所”。“谁能告诉我,我们的落脚点是哪儿?”不少艺术家感慨。


  宋庄可是久留之地?


  “房租怎么涨,都会有人来租”


  “以前哪有这么多人,都是这两年冒出来的,名气打出来啦,啥人都往这里钻。”宋庄住户“老杨”,经营着小堡村艺术家广场上的一家餐馆,在他的眼中,进驻宋庄的“艺术家”是群怪人。他们昼伏夜出,造型怪异,衣着邋遢,每到夜晚,不少“艺术家”就来到餐馆喝酒。为了迎合这群“怪人”,老杨的餐馆主要晚上经营:“中午他们都没起床呢。”


  “这几年大家都忙着盖房子了,有地的人可赚了不少。”老杨口中的“盖房子”,就是宋庄当地居民将自己的地翻建成工作室,再出租给艺术工作者。据了解,来宋庄居住的艺术家们,多数租用村民自建的“工作室”;而更有钱的艺术家,则直接向村民买地,自行建房。


  无论是租金还是购地费用,2005年至今都翻了数倍。据知情者透露,有部分村民仅租房费用,每年便可收入上百万元。


  “跟其他行业一样,搞艺术的人,也愿意扎堆,我们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朋友。”画家刘睿(化名)2008年放弃了造型设计专业的工作,转向从事绘画创作,他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宋庄。2010年春节从老家回到北京宋庄,他发现周围多了许多生面孔。自己租的工作室,也传来了将要涨价的消息。


  “一次就要涨三五千,可我们没办法,真要涨的话,我们也只能接受。因为无论房租怎么涨,都会有人来租。”刘睿的工作室位于艺术工厂路C区,户型完全一致的工作室,排了五六排。联排工作室的另一边,是“更有钱的画家”自建的小院。


  115平方米的工作室,如今的租金是每年16500元。等到明年,价格可能就会变成20000元。“这是宋庄的趋势”。头天刚刚空出的工作室,不需要任何宣传,第二天就会有人来看房。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