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品市场即处于一个持续性发展变动的过程之中,而在2008年其发展变动的剧烈程度则可谓有增无减。论及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全球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所出现的新趋势的作用,二为在艺术品市场自身不断发展并逐渐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所催生的新变化的反映。然而亦如专家们所言,无论全球抑或中国,近期在宏观领域中所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令时人更难于理解与把握艺术品市场的变化及其特征,而事实是进入2007年以来有关艺术品市场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迥异评价,其根本上的原因亦在于此。在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已经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参与人群的规模化以及其与其它市场间的关联性的增强,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艺术品市场不断拓展的深度与广度。
事实是进入10月份以来,源自美国房次贷危机不仅已经蔓延成为了令人恐怖的金融危机,甚至更发展成为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即便全球主要国家的政府皆纷纷出手救市,但最终结果仍无法预计。对于未来或许我们无法把握,但是周遭的形势却似乎变得越发糟糕。各种迹象已经表明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其结果必然拖累全球经济使之步入衰退,而这些迹象则进一步影响到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并严重地打击着人们现时的信心。
10月份艺术品市场的表现亦毫无二致。虽然苏富比的专家们将秋季拍卖的不佳成交归咎于“拍卖之前估价的过高”,但是这些说辞并不能掩盖事实的真相。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这些专家近两年的言论就不难发现,在艺术品市场行情高涨的时候他们往往从相关市场中找到那些“继续看涨的理由”,而在相关市场日趋走弱的时候则以“艺术品市场是特殊性的市场”而加以搪塞。或许专家们还可以找到不少历史性的结论作为依据,比如在20世纪所爆发的各种灾难或战争时期艺术品市场仍出现“景气”的现象,但是“经验主义”在当下的适用性现在看来或许已是疑点重重。
虽然我们并不否定艺术品市场所具有的某些迥异于其它市场的“特殊性”因素,但是即便如此,艺术品市场毋庸置疑地还是要受制于整体经济的大的背景。而在另一方面,在这一波上涨行情的背后,“艺术投资”的共识已经极大地转变了艺术品市场的旧有属性,使得艺术市场从原本由社会高净值人群所进行的“风雅游戏”,逐渐转变成为涵盖社会更多阶层的“资本博弈”。时移世易,依据旧有经验的判断当然成为了某种不合时宜的误判。
正如西方的哲人所言,人类的弱点往往就是在顺境中不觉信心爆棚,而在危机面前太过踌躇沮丧。在危局面前,恐慌令大多数的人们非理性地开始了“脱离基本面的交易”,“将婴儿连同脏水一起泼掉”,虽然我们在表面上将“巴菲特”(Warren Buffett)式的人物奉为神明,但是真正信奉其投资理念的人却少之又少。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针对目前的金融危局所提出的观点,仍坚持着其一贯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的原则。正如巴菲特在文章中所引述的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总是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面对艺术品市场的变化,理智的人们或许已经在危机中看到了机遇,并由此奠定了其在未来的胜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