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抽象”一直是一个困扰。长久以来,中国人困扰于诸多与抽象相关的艺术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已被大致解决,诸如中国艺术受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影响的程度如何、中国有没有(存不存在)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是否已经死亡、中国酷似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艺术与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等问题。
中国艺术受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影响的程度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艺术家、改革开放(80年代)后的大陆艺术家中多人受过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直接影响。中国有没有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这一问题无法武断地用“有”或者“没有”、“存在”或者“不存在”回答,而应该分情况来看:从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生来就有的“西方性”来看,中国显然不可能有、存在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即没有、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从中国艺术确确实实曾受过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影响的事实来看,中国显然有、存在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问题只是人们该如何认识这些存在于中国的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
如用普遍主义的或跨文化的视角看,存在于中国的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作品没有意义,因为倘若承认人类只有一部统一的艺术史(但是这个前提本身是需要检验的),那么得出的结论便是这样——因为对于艺术史而言,没有创新、贡献的艺术便没有意义,而用从多元主义文化视角看,存在于中国的欧美现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即便对世界艺术史没有贡献但如果它于解决中国现存的艺术、文化问题是有意义的话那它也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便是艺术之于“单独个体”(中国之于世界、国际等“集体”而言便是一个单独个体)的意义,这恰好是我赞成的。同样,人们只需了解一下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自足理论”便可以知道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逻辑性。
我之所以暂时用“酷似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艺术”来指称存在于当下中国的一种艺术现象就是因为目前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恰当、有意义的概念指称这一类艺术现象以摆脱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羁绊——从而摆脱、拒斥“他者”的选择行为和观看视线。归纳、集中描述中国酷似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艺术与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各自的特点是有意义的,但其意义绝不是确立酷似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艺术的价值。在我看来,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高于他人或自己比他人重要。这显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即像“中国抽象艺术”、“中国抽象主义”、“新抽象主义”、“中国极多主义”等用来描述中国近几十年产生的酷似欧美抽象艺术(抽象主义)的艺术的做法是否合理?思考并设法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艺术“主体性”的确立。在我看来,虽然原创风格的艺术很早以前就已出现,但是中国理论家、批评家尚未建构出足以阐释清楚该原创风格的艺术的评论系统。
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六日晚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