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刚:下辈子做个石头

1. 潘诚:你之前是油画专业出身,为什么没有延续油画创作?什么原因引起了您对装置的兴趣?你觉得装置对您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高伟刚:我并没有彻底抛弃对平面绘画的创作,二维的表现形式并不见得就比立体的或是3、4维的表现力度差,这不是个很准确的问题。只是逐渐发现装置类的方式有优于传统绘画的方面但不是全部。装置或绘画对我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意义不存在于这里,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间的点才可能有些意义,而且还是相对而言。

2. 潘诚:你的第一个个展是在艾未未的艺术文件仓库做的,为什么要选择在那里做个展?艾未未怎样评价你的作品?这次展览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你创作的总体面貌,浪漫、轻松,有充满了很多奇思妙想,大理石做的骰子,画在石头上的小画,还有很多文本作品。这些想法源自哪里?你是怎样在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中看到它们的可能性的?

高伟刚:我不知道所谓选择是怎么回事,评价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想法或者起因是来自平淡的生活,虽然我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些所谓“闪亮”的时刻,但其生成及表达全部基于思考及不思考时的吃喝拉撒睡。

3. 潘诚:在你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石头”,不论是油画还是装置,为什么要选择石头(大理石)作为材料?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高伟刚:可能我曾说过希望下辈子能做个石头,可能和这有点关系?

4. 潘诚:展览中也展出了一些文本作品,这些作品跟“纸”有关。比如《抄》和《剪》,这些作品似乎都需要较长的手工制作时间或者需要很长时间的手绘和手抄过程。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后来在魔金石空间展出的互动作品同样需要你本身的参与,这个制作过程,参与过程是你作品概念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

高伟刚:这和如何仔细深入的看一本书是一样的,如何进入及体会每个人的方式都有差别,而我只会用这种笨方法。

5. 潘诚:很多艺术家喜欢将日常垃圾和边角料进行再利用,或者将很多日常用品进行再改造“变废为宝”。你的作品《蜂》同样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这种生活哲学同时充满了灵巧的动手能力、实用主义的精神、乐观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想像力的色彩。是这种生活哲学对你产生了影响吗?

高伟刚:不知道。对一个人能产生影响的唯有他的生活本身,你说的生活哲学是什么?世界观吗?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肯定会对我的任何表达起决定作用,除非那表达纯粹就是为了表达本身。

6. 潘诚:你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线索是涉及多媒介的,甚至是跨领域的,你在绘画以外的创作也似乎多在各种公共空间中发生。你怎样看待作品和空间的关系?

高伟刚:作品和空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粘合或从属的关系,这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 潘诚:你的作品中有观念艺术的精神,又有极简主义的美学特质,夹杂着“平民主义”的姿态,朴素、不张扬,你是怎样形成这种创作风格的?我知道你一直生活在北京和天津两地,这样的生活经历是怎样影响你的作品的?你觉得这些作品可以很恰当地表现你的想法么?

高伟刚:作品只会“恰当地”表现“当时的想法”或者“当时的情绪”。你去公园买一张门票是不能在那里住一辈子的。

8. 潘诚:到目前为止,您认为自己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是否有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哪类问题?你下一阶段的创作重心是什么?

高伟刚:问题当然有啊,生死之类的大问题。下一阶段是怎么回事?你能告诉我明年这天你准备吃什么吗?

9. 潘诚:关注青年批评家的批评吗?如何看待这些批评家的观点?你对现在这些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怎么看?

高伟刚:有时看,但我分不清是不是青年,或者是不是批评,就是瞎看,反正也是瞎写。也许不是瞎写,我对凡是我看不进去的或是看不懂的都认为是瞎写,哈。

视频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