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艺术权力榜NO3:范迪安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
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美术殿堂的掌门人,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而上任之后的业绩让他名副其实地担当了“把中国当代艺术带向世界第一人”,是将当代艺术推荐进入中国主流艺术以及普通大众做得最有成效的人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范迪安一直奔波于全世界各国的文化界,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与国际艺术交流。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一职之后,他策略性地将这一方式和资源带入美术馆,使得原本以展示经典艺术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逐渐承担起当代艺术传播和普及功能,让当代艺术从地下半地下状态走入官方和大众面前。2008年,借北京奥运的大好时机,范迪安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一系列大型的中外艺术展,包括与德累斯顿美术馆合作的“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格哈德•里希特艺术展”等等,都成为年度大展中的亮点;另外为著名当代艺术家举办的个展,如“马诺罗•瓦尔代斯艺术展”、“园林乌托邦——展望艺术展”开拓了美术馆与画廊机构合作的范例;同时,范迪安积极地将最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展览介绍给大众,比如“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开幕(虽然展览质量评价褒贬不一,但毕竟在美术馆举行的此类展览尚属首例)。而“我想要相信——蔡国强个展”的举办,无疑在奥运期间为美术馆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国际形象。不管是展览的策划组织,还是美术馆公共职能的推广,范迪安的目标是让中国当代艺术正面出场,争取其在中国主流艺术中的地位,并与西方主流对接。他提出“美术馆要实现基础功能,必须从以艺术家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这一思路,把中国美术馆的作用天平倾斜到公众这方面来。2008年,中国美术馆继续坚持举办美术馆学术讲座,让公众了解美术发展的特征。范迪安还带领中国美术馆将国内外展览在全国各地轮回展出,以在普通群众普及艺术。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年末,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批准了中国美术馆新馆的建设申请,将在“鸟巢”附近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馆,从而将鸟巢周边逐步发展成为一个21世纪新的文化中心。范迪安的这些行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被认为是迄今最好地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给普通群众的馆长。
2008艺术权力榜NO4:黄永砯

黄永砯
艺术家
在最近的一波艺术家回国潮中,黄永砯算是最受关注的一员。不仅是因为这些年黄永砯已在国际上享有了一定的名声,更因为他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轫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85美术新潮”时期厦门达达的旗帜性人物,黄永砯今年3月以“占卜者之屋”大型回顾展重磅降落在成立不久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该中心第一个大型个人展览。“占卜者之屋”的展览选择了黄永砯从艺30多年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早期作品《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两分钟》、在西方受到巨大争议的《世界剧场》以及展览的主题作品《占卜者之屋》等重要作品,让人们了解了一个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风貌。
但是在国内举办展览并不等于真正的回归,黄永砯的主要活动还在国外展开。今年9月,黄永砯在挪威的第一个个展也在挪威奥斯陆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举行,与这个展览同时,他在英国的第一个个展也在The Curve Barbican 画廊举行。黄永砯不仅是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今天他依然成为单纯以学术上的成功受到国际瞩目的华人艺术家。虽然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受到世界的极大瞩目,但是真正进入国际学术视野的并不多,黄永砯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如今黄永砯的作品和他个人一样,越来越脱去“中国”色彩而更加的“世界”,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想拘泥于是一个中国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