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第一高塔设计师夫妇:“它最接近我们的梦想”
B=《外滩画报》
H=马克·海默尔(MarkHemel)
K=芭芭拉·库伊特(BarbaraKuit)
马克和芭芭拉这对设计师夫妻搭档是荷兰Delft大学的同窗,在大学,他们和同学成立了艺术工作室并因此走到了一起。马克有远见有想法,但是有的想法不现实;芭芭拉是马克的“刹车片”,她性格温和,善于和人打交道,是内外沟通的润滑剂。出于女性的细腻,她在设计上更注重人性化的功能需求,和马克互补。
大学毕业后,马克和芭芭拉去了伦敦。马克在大学授课,1998年成立工作室。芭芭拉和有“法国设计国王”之称的PhilippeStarck合作,设计了圣马丁街酒店和伦敦桑德森(Sanderson)酒店,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hip的酒店。后来,芭芭拉在哈迪德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了5年,她和哈迪德合作设计了著名的千禧穹顶中的思雏区、沃夫斯堡科学中心等。
2002年,夫妻俩回到阿姆斯特丹,2004年来到广州参与新电视塔的竞标。他们是荷兰建筑师涌向中国大军中的一员,据荷兰建筑评论家玛丽斯·布尔曼统计,中国已有300多座荷兰建筑师的作品在建,其中包括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新大楼、MVRDV设计的南京第壹区。广州新电视塔是IBA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是马克离梦想最近的一座建筑。从竞标到中标,也是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孕育的过程。中标当日,女儿出生广州新电视塔设计师、荷兰IBA事务所的马克·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MarkHemel&BarbaraKuit)夫妇。夫妻俩为女儿起名为“妮娜”。

扭转了45度的魅力
B:据说电视塔扭转了45度的设计灵感来自女性的身体,是这样吗?
H:是的。电视塔分为5个功能段,每段都要体现出不同的层次,要有美感、装饰感,还要有个性、柔性。
K:电视塔非常高大,如果它只是一根直筒筒的柱子,人们可能会觉得它只是冷冰冰的建筑,和自己没有关系。越高大的电视塔越要有魅力,让人感到亲近。另外,扭转了45度的电视塔在任何角度看起来都不同。有生命力的建筑都是多面的,可以从这面看它,也可以从那面看它;可以喜欢这面,也可以喜欢那面。
M:广州新电视塔表达了我一生追求的东西。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是方方正正、面积很大,看上去很直接、很强壮。这些是男性建筑,表达的是男性价值观。建筑界能否设计、建出女性化的建筑?如何建?为此我们讨论了很久。因为女性化建筑要有女性的特点,既要有深度,又得难以琢磨、难以理解。这些都是设计、建造的难点。
在广州电视塔的竞标中,有的设计师设计的电视塔比我们的高大,但体现的都是男性价值观。我认为建筑的重点是质量以及和环境是否协调。符合条件的建筑,如果你长时间地看它,你不会厌烦,反而会觉得它很有趣味。如果你参观了一次,还想再参观一次,每次都会有新发现。合格的建筑是对周围环境的丰富,是一种完整、复杂、全面的体验,这和女性在生活中的态度一样―女性不简单,也不直接。男性则不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一根线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