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看资深收藏家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2009年3月12日来源:中国供应商网作者:
风险提示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另类投资是个好主意。美国阿拉巴马证券委员会最近就公布了一份“投资者警示”,“投资人现在正处于惊慌失措的阶段,身怀巨款却不知何去何从,容易成为诈骗集团的目标,”该份报告指出。在上轮熊市,美国不少投资者开始转养龙猫、蚯蚓和兔子,还有火鸡,但“炒作热潮过去后,这些动物就被大量弃养。如今你开车经过德州西部的高速公路,还可以看到火鸡追着你的车子狂奔。”

  的确,另类投资的最大风险在于,价格炒上去很容易,但要套现却是另一会事。

  林磊并不否认,现在玩玉的人里面,大多是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其中更有人借鉴了股票“做庄”的模式。而黄瑞勇也表示,曾有人示意要与其共同炒作金币价格,但他觉得,价格炒上去很容易,但一旦想退出就成了“一地鸡毛”。

  “首先必须要对她感兴趣,真正的喜欢和欣赏。”赵舒认为,进行“硬(in)投资”的前提是,你一定自己得喜欢。陆忠华也从不鼓励人投资公仔,他认为这里面水很深。”

  另一风险在于,股票、基金没有假货只有“套牢”。而在进行“硬(in)投资”时,行内有种说法,“不怕买贵,就怕买错”,因此投资者必须具备辨识真伪的能力。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投资者进行“硬(in)投资”与投资股票差不多。例如,运用自有资金投资;注意资产配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喜欢自己的“硬(in)投资”,而非纯投资;最后,要有“长期投资”的准备。

  对于那些真正喜欢“硬(in)投资”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甚至欢迎“熊市”的到来,因为他们终于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藏品了。

  赵舒 名表最保值

  “时间就是金钱”,让你分秒掌握时间的腕表,其实也有机会让阁下财富增值。

  2008年10月,安帝古伦钟表拍卖行在纽约举行的拍卖会中,一款看似普通的浪琴表以52万美元的高价售出,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原来,这块表是浪琴给爱因斯坦定制的14K黄金腕表。能收藏到一块爱因斯坦佩戴过的手表,那岂不是一件足以羡煞旁人的美事。

  名表收藏一直是奢侈品投资和收藏中的传统重头项目,其精湛的工艺和奢华的设计让收藏者津津乐道,欲罢不能。而在金融风暴来袭后,名表仍以其保值增值并且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特性备受投资者追捧。

  一位名表爱好者表示,即使名表是高点买入,但依然可以拿来戴,心情一样舒坦,名表收藏是保值、增值的较好手段。

  安帝古伦钟表拍卖行中国首席代表赵舒表示,名表收藏在欧洲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因为制表工业发达,所以欧洲人很早便开始玩怀表和古董表了,其二手表市场也很成熟。在美国纽约,有名表收藏爱好者定期组织的沙龙活动,目前新表和腕表的收藏在全球很流行。就亚洲而言,最早接触名表收藏的是中国台湾和香港,内地起步较晚,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内地将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

  价格稳定 稳中带升

  说起名表收藏,赵舒一直强调,首先必须要对名表感兴趣,真正的喜欢和欣赏。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这项昂贵的消费,因为从几万人民币至几千万人民币的表都有。虽然名表也和其它奢侈品一样有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不过赵舒认为,就手表市场的表现来看,它不像当代艺术品般,可以一下子被炒到天价,市场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具体说来,名表的收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名表收藏与艺术品的收藏相比,不会常常出现很高的成交价。例如拿名画收藏来说,一副印象派大师毕沙罗的画,拍卖估价在100万美元左右,但在金融风暴袭击的当下,在2008年11月的拍卖会上仅以58万美元成交。但对钟表来说,58万美金也算是一个很高的成交价格了。

  其次,名表收藏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在不过分炒卖的情况下,一般都是稳中带升。当遇到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价格一般会受到约束。

  再次,表是机械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除了具备很好的实用功能外,其极具艺术性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更让它成为了一件艺术品。这一点在古老的珐琅怀表上有很突出的表现。例如,一、二百年前欧洲有很多做给中国市场的怀表,珍珠镶嵌,有很美丽和技艺精湛的珐琅彩绘,多以人物、花卉为主。很多古老的珐琅怀表还带有音乐、三问等功能。

  在2008年11月16日安帝古伦日内瓦拍卖中一对人物珐琅镜相怀表,带有摩洛哥小羊皮制造的原装盒子(大约为1815年英国的乔治三世皇帝给中国嘉庆皇帝的礼物),以230万瑞士法郎售出。而2008年6月安帝古伦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一款花卉的珐琅怀表(大约是1860年给中国市场制造的,也称作为“大八件”),最后以16万港元售出。

  据赵舒介绍,现在手表采用珐琅工艺的已经很少了,这项在瑞士有着优良传统的工艺,目前从事的工匠已经很少了,所以就更显珍贵了。

  收藏要综合考量

  专家表示并非所有手表均保值,一定要名表才有投资价值。一般公认“2P1R”最保值,是收藏投资的首选,“2P”是指百达翡丽与沛纳海,“1R”是指劳力士。

  因为有个人爱好的成分,不同的收藏者在判断收藏价值时也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是不一样的。赵舒曾接触了一位名表藏家,因为听说有一款表上装饰有三个星座的图案,而这三个星座刚好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星座,对他来说意义特殊,所以托赵舒一定要帮他找到这款表。

  而那些备受藏家追捧的表款,更是在藏家间竞争激烈,谁都想将它收入囊中。一款百达翡丽编号为PP2499的手表,为18K黄金制造,带有圆形计时码表按钮,万年历和月相。此系列的表从1951年~1985年总共只生产了349枚。

  2008年10月安帝古伦纽约拍卖中的18K黄金PP2499以1514400美金(含买方佣金)价格成交,此枚PP2499的电话投标就是赵舒做的。她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激烈竞价是她职业生涯中少有的。在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叫价淘汰之后,场上只有剩下2位电话投标者竞争,当叫到130万美元的时候,赵舒的客人突然和她说,因为金额比较高所以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当时赵舒非常紧张,因为拍卖官按照惯例最多等10秒钟左右时间。几秒后客户回到电话旁,确定购买,最终才将此枚PP2499,收入囊中。

  对于金融海啸对名表收藏的影响,赵舒表示,虽然流拍率变高,但成交价格仍处于理性。赵舒认为,2009年名表的拍卖行情,应还能保持在70%~75%的成交率。

  受经济不景气拖累,名表行情最近虽有下挫,但那些独特设计、精细手工的名表,却依旧是保值佳品。不过赵舒觉得,“初入门者一定得真正喜欢表”,那样选择一枚自己喜爱的腕表,即使未必能成功增值,亦可作为自用。

  四大收藏名表窍门

  对于计划投资名表的人士,赵舒表示,不妨考虑以下注意事项:

  1.表的工艺、是否为古董表。这一点包含了是否为手工制造,以及是否有钻石、宝石类的加工。从材质来看,最贵重的是铂金,其次是白金、玫瑰金、黄金,最低为钢制的。

  2.表的品相,是否都是原装。同样的两块表,保存完好的肯定会比有残缺和磨损的要价高。

  3.是否是限量或者是独一无二的表。

  4.是否有历史(名人收藏或者皇室收藏)。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块浪琴表,其做工或材质并非特别出众,不过有爱因斯坦这个名人做注解,高价是一定的。 

  黄瑞勇 金币“退可守”

  金融海啸,并没让黄瑞勇感受到多少寒意。

  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瑞勇致力于金银币的收藏,其收藏几乎涵盖新中国大部分金银币章,其中不乏一些“大珍”以及业界称为“金大饼”的公斤币。而其举办的上海东方国拍大型钱币拍卖会已进行到第三届,此次他发现报名人数非但没减少,反而比上届高出30%。

  “金银币,成为了金融海啸下难得的避风港。”黄瑞勇向《投资有道》表示。

  自1970年至2008年底,跟踪于钱币价格的PCGS 3000指数已经上扬了7244%,远远跑赢了同期的道琼斯指数。更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股市巨幅波动,道指下跌幅度近35%,但PCGS 3000指数却逆势上涨了5.8%。

  正鉴于此,黄瑞勇观察到,在金融海啸后,进入金币收藏领域的投资者开始增多。

  “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股票和地产首当其中急剧下滑,而珍稀钱币却非常抗跌,等股票和地产复苏,珍稀钱币不知不觉中已经涨了1倍。”黄瑞勇补充到,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珍稀钱币的年平均回报率平均超过10%。

  发掘“老精稀”

  和大多数“钱迷”一样,黄瑞勇也是收集邮票起家。但后来由于发行体制改革,邮票变得唾手可得,“收藏难度一下子下降很多,毫无挑战性”。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黄瑞勇在广州首次接触到金银币,他的第一感触是,这种既是金银、又是艺术品的收藏品,其投资属性肯定强于邮票。

  黄瑞勇猜对了,但黄瑞勇与金银币的首次“亲密接触”,并不称得上“成功”。1997年,他首次购买的吉庆有余1盎司银币,历经11年,目前其市价仅为160元,增值幅度相当有限。

  但收藏邮票的经历,带给黄瑞勇很大启发,“精品的价格远高于普品,那么如何发现精品,精品如何定义,如何在收藏中注重文化内涵,邮票与钱币收藏的道理是相通的。”不久后,黄瑞勇便将目光瞄准了“老精稀”。老是指早中期发行的;精为精品;稀即稀少,发行量在3000枚以内。由此他也成了业界“老精稀”的倡导者之一。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金银币几乎全部用来创造外汇,这也导致几乎所有的金银币全部流失海外。而当中国经济开始崛起,海外对中国钱币的价值判断与国内存在一定“剪刀差”,而这就构成了一个商机。

  黄瑞勇英文很好,这在当初的钱币界较为罕见,当时他利用曾在Oracle等多家外企任职的职务便利,去海外收集金银币。

  如加厚儿童年金币,是其收藏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枚金币。该枚金币,全球只有30多枚,2005年8月,一位币友通知他在德国发现这枚金币,由于时差,当黄瑞勇决定购买时,这枚金币已被卖到巴西。辗转很多次后,一直到2006年2月,他才又在德国找到该枚金币,对方出价4万人民币,尽管有人提醒该价格略高,但黄瑞勇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买下。目前加厚儿童年金币的市场价格已跃升到35万人民币左右。

  买金不如买币

  黄瑞勇之所以对金币如此热衷,也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非常看好黄金以及艺术品的走势,而金银币章恰恰身兼贵金属、艺术品等两大属性,其“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正慢慢在投资市场体现出来。正因为其看好黄金,他在黄金低点时,购入的5盎司、12盎司乃至1公斤金币,均已取得较大程度的升值。

  更重要的是,黄瑞勇觉得,一旦经济步入下行周期,贵金属币以其“真金白银”的实质,其走势将超越大部分其他收藏品。

  在国外,金银币的长期收益不仅不输于多数投资品,并且它的投资门槛较低,适合更多收藏者。1983年发行时,27克熊猫银币售价仅为66元人民币,目前其市场价为10000元人民币。1984年的8克生肖鼠金币,发行价为200元,现市场价约为40000元。

  黄瑞勇并不否认,2008年金银币之所以表现还算出色,是因为黄金价格的强力支撑。但如果细细分析,就会发现金银币市场出现了很大分化,呈现了“两头强、中间弱”的格局:

  高端版块:如发行量为99枚的5oz金币、古代科技发明铂币、加厚儿童年金币等等,由于已经彻底沉淀,因此价格非常坚挺;低端版块:如历年的熊猫金币,由于黄金遭到吹捧,当然也受到热捧;中间版块:那些量大、溢价高、衍生品泛滥的品种,如奥运金银币,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价格大幅跳水。

  奥运金银币的走势,无疑让很多收藏者大为失望,黄瑞勇并不建议,投资者去购买最近发行的金银币新品。他觉得,目前新品的礼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就如一种水果,刚上市时可能很贵,过段时间自然会便宜,收藏者最好不要去赶新鲜。

  2009年,黄瑞勇还会继续推荐“老精稀”,他觉得这些1979~2000年的早期精品,大多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收藏爱好者手中,而不是囤积于金币总公司的库房里,收藏爱好者按市价收藏,心里会比较踏实。

  9“金”真经

  如何筛选真正适合投资的金银币品种,黄瑞勇认为:

  1.实铸量少,1/2OZ金币<2000枚、1/4OZ金币<3000枚;1OZ银币<5000枚,都算十分稀少的量;

  2.工艺精湛或者贵金属币设计图案非常精美,雕刻生动;

  3.是否得过“世界硬币大赛”等各种奖项及提名;

  4.题材。生肖、佛教、艺术、民族性,是普遍受关注和喜爱的题材;

  5.是否为特殊板块的币品,如普制喷砂币、双金属币、异形币等等;

  6.是否属于错币或问题币或趣味币;

  7.是否是一个题材系列中的龙头币种:如8克生肖、出土文物一组等;

  8.是否属于特殊材质的币,如铂币、钯币等;

  9.币本身和其附件是否让人爱不释手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