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中国水墨画的现状的反思 | |
那个时期我的中国水墨画的探索实验已包括了大型伪中文书法的水墨画系列装置艺术。首先是在彭德,皮道坚,周韶华和栗宪庭发起的湖北中国画邀请展中的巨型错中文水墨画系列。是观念主义中国画之始。其次是一九八六年在... | |
|
| |
| |
文字历史不等于书法历史 | |
汉字的起源,最早有“结绳记事” 的传说。古籍记载,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黄帝时期,史官仓颉造字,成为古代研究汉字历史最普遍的说法。近年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有距今6000 年左右半坡人创造了具有文字... | |
|
| |
| |
中国文化得了“大师饥渴症” | |
当大师成为一件廉价的帽子,被学术混子们挣来抢去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还是让“大师”这个词从哪里来归到哪里去吧。 | |
|
| |
| |
艺术标准在改变 | |
我们现在谈论中国艺术评价的标准,并且结合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来谈,那么这个标准就不能是明天的标准,也不是50年、100年前的标准。对于当代标准的问题,讨论是有必要的。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期,... | |
|
| |
| |
审美多元化背景下的学院油画 | |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美术院校的招生模式依然沿袭几十年来的旧套路和评判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学院油画的看法,甚至认为学院油画十分保守。事实上,高等美术院校不仅一直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研习和文化的传承... | |
|
| |
| |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8% 三大美院就业之隐忧 | |
尽管上半年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但仍有近300万毕业生仍未实现就业,就业签约率为68%。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今日表示,有... | |
|
| |
| |
画坛又见时代主题回归 “回归”源于社会责任 | |
上周,“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落幕,150件反映北京自然风光、历史遗存、城市风貌的精品将浓烈的时代气息传递给参观者。 | |
|
| |
| |
中国画应该守望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 |
中国画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继承与出新的问题。从当下的状况来看,在谈到传承时,人们似乎都身不由己地进入到古人的笔墨形式之中,而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视而不见。这是当代中国画坛对传统的最大的误读。今天能看到大多的... | |
|
| |
| |
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新课题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艺术市场日趋活跃并逐步完善。艺术活动内涵的变化,艺术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向,都对艺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 | |
|
| |
| |
美学经济的12个关键词 | |
世界上大部分的博物馆馆长,都和常青藤联盟大学的校长一样,肩负着募款的任务。一座博物馆,不管有多大,资金来源都要依靠这位馆长的策略、管理、营销。说白了,馆长就是艺术界的CEO,甚至要变身为建筑专项经理、... | |
|
| |
| |
观川美设计艺术学院2009年毕业展 | |
为什么要举办毕业展?几乎是所有设计艺术学院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作为最后一门课程,毕业展览似乎多了些悲壮的意味,所有的寄托和呈现都被注入到毕业展中。但是随着扩招后展览场地的限制、师资的缺乏、学生就业压力的... | |
|
| |
| |
关于“暴力美学”背后的民族死亡观 | |
创造是人的本能,暴力也是人的本能,构建的欲望和毁灭的冲动在人的身体中并存,并从中得到快感。或者,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暴力,因为创造的基础就是毁灭。 | |
|
| |
| |
挑战798,草场地艺术社区在崛起 | |
在北京东北郊的草场地时,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波希米亚艺术界与农村的大地发生了正面冲撞。农民依然开着满载西瓜的农用三轮车行驶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但现在,开着鲜亮SUV的艺术品收藏者也加入了他们的车流。这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