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万人冲刺南艺校考 专家忠告:别硬走艺考之路 | |
这几天,南京艺术学院校考正在紧张进行,众多学子为了跻身这所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冒着寒风冷雨赶考。据南艺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锦屏介绍,截至7日,前来赶考的省内考生已达13000人次。记者采访发现... | |
|
| |
| |
艺术炒作集团冬天来了! | |
当代中国艺术在持续三年的市场泡沫在2008年底终告破裂,这个破裂有人说是中国当代艺术冬天来了,但这是偷换概念。实际上,这是一次艺术炒作集团的冬天来了,而对于所有真正做学术和收藏的艺术群体来说,却是春天... | |
|
| |
| |
西方艺术史家的中国电影观 | |
艺术史教授的杰罗姆·谢柏柯的新作《中国进入电影——当代中国电影的参照系一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与其它著作相比,这本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书中在分析具体影片时,总是能将对影片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的绘画艺术传统结... | |
|
| |
| |
亚洲艺术文件库关于展望的访问 | |
我不同意“继承”这个词,因为我原初的创作想法从来都不涉及继承传统这个意念,我的灵感来自于我对北京的有意或无意的观察,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固有的一切都被打乱了,传统园林里面安静的石头被抛弃在水泥玻璃大楼... | |
|
| |
| |
金融海啸不是秋拍成交下滑的借口 | |
2008年11月8日起,北京诚轩、中国嘉德、北京永乐和北京华辰四家主要拍卖公司相继拉开了秋季拍卖的帷幕,自此,因金融危机使得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致使人们对艺术市场将在这个秋季究竟走向衰败还是遇到机遇的各... | |
|
| |
| |
专家:“买得起”的艺术只是一个噱头? | |
托“买不起”春风,“买得起”正成为高频词汇,活跃在时下CPI高涨的年代。8月29日至31日,首届上海“买得起艺术节”在莫干山路50号(M50)举行。 | |
|
| |
| |
当中国当代艺术遇到奥运会 | |
从去年北京酒厂艺术区阿拉里奥的萧昱个展中有关奥运话题的运用开始,在当代艺术圈中零零散散的陆续有些艺术家对这个举国瞩目的大型体育赛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艺术家翁奋的那个摄影系列作品和张念的装置作品。但... | |
|
| |
| |
世界惊讶中国艺术的复兴 | |
英国《独立报》11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艺术的复兴 拥有2万亿英镑贸易顺差的中国,在经济实力将引领全球的时候,其国内艺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在世界同时代艺术家中,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最受欢迎... | |
|
| |
| |
俄罗斯当代艺术格调 | |
俄罗斯艺术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在俄罗斯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成立,购买当代艺术品、在新设立的私人艺术品陈列室展出自己的收藏,现在竟然成为俄罗斯新贵最风行的社会行为。 | |
|
| |
| |
美国现代艺术的市场与收藏 | |
美国现代艺术的市场与收藏应该从现代主义在美国的传播说起,一般认为,最早在美国传播现代艺术的是摄影家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litz,1864-1946)。 他利用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 | |
|
| |
| |
打造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 |
我们应该把艺术领域的“文化推广”作为谋求中国艺术的世界化发展和国家民族长远、宏观和综合利益的一种策略,以主动出击的姿态扩展中国文化及其产品的世界性生存空间。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集结我们的文化资源和国家社... | |
|
| |
| |
危机?契机? | |
关于艺术市场是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想先举两个好朋友的例子,都跟嘉德秋拍有关。一个是吕立新,他以77万元落槌价拍下一件齐白石晚年的作品,买回去立刻就挂在他办公室墙上。吕先生高兴地告诉我,这件作品收录于... | |
|
| |
| |
析危局,面对危机 | |
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品市场即处于一个持续性发展变动的过程之中,而在2008年其发展变动的剧烈程度则可谓有增无减。论及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 |
|
| |
| |